想進入心理系,3 件高中時你該知道的事

心理系

文章目錄

Hello!我是 CIA 科系星球的 yy

你對於心理系了解了多少呢?你可能遇到心理系的同學,通常都會問「你可以猜到我心裡在想什麼嗎?」、「你是不是很會傾聽?」、「是不是都在學星座運勢、測謊、占卜或心理測驗?」等的問題。其實上述這些領域都和心理系無關,這些領域並非科學,而心理系是個科學領域,需透過學術研究和實踐來深入了解和貢獻。

如果你好奇心理系的學習內容,接下來我將和你分享:

  1. 心理系大學都在學什麼
  2. 適合心理系的特質
  3. 在高中時可以如何準備

讓你遇到心理系同學時,不會提到這些問題,也更了解心理系的大學所學,自己是否有興趣。

那麼,就讓我們開始吧!

心理系大學都在學什麼?

心理系分為 9 個領域的心理學,通常都在學習「由不同的角度,切入人的研究」。而在這麼多個心理學領域中,這些領域的核心都是在做「跟人有關的研究」,藉由科學化的研究,來探討「人」的內在歷程,瞭解人是如何運作和做決策的。那麼,接下來我將與你分享,心理系在做研究時,會有相關的 2 個重點科目:

重點科目 1:人類學習與認知

在設計研究的主題時,我們將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,學習了解人類的心智是如何處理記憶、思考、問題解決,或推理模式等高層次心理功能,例如學習如何做決策;如何解決衝突等,透過這些了解人類的行為和思考模式,我們可以更好地探討人是如何透過知識與技能來解決問題,以及如何將所學運用在社會環境中。

比如說應用在教育方面,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模式和習慣,不斷調整授課教材,設計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法。總之,人類的學習和認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我們通過不斷的經驗學習、調整,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方式。

重點科目 2:心理與教育統計學

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是科學化的心理學,涉及實驗設計、假設題目、受試者挑選,以及分析資料等的統計應用,應用數理方式與公式,幫助研究者將所有資料做成科學化的解釋,從數據中獲取有意義的結果。

例如,研究者可以利用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的方法,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效果,從而設計更優秀的教育課程和教學方法。同時,研究者還可以分析不同教學方法的優缺點,從而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,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。

除了我們以上講述到的 2 個重點科目外,心理學還有其他的必修科目,我將藉由下方圖表來為你們介紹,心理系 9 大領域,及其對應的心理學科目與內容:

領域科目內容
生理生理心理學試圖以人體的生理機制,來解釋心理現象。
工商人力資源管理介紹人力資源管理的產業所會用到的技能。
社會社會心理學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,社會行為及其發展規律。
變態變態心理學針對各種心理疾病或異常行為,描述其病理學及治療方法。
認知人類學習與認知了解人類心智怎麼處理記憶、思考、問題解決或推理模式等高層次心理功能。
發展發展心理學研究人類不同年齡時的心理轉變。
計量心理測驗編制科學化心理測驗的流程與方法。
知覺知覺心理學人如何利用感官知覺事物。
性格性格心理學研究人格及其在個體之間的差異。

延伸閱讀:【心理知多少?!】

什麼特質的人,適合來心理系?

在過往營隊中,我們發現同學們了解了心理系的學習內容後,接著就會有以下 3 個困惑點:

「我數學不好,相關係數公式背不起來,我還適合嗎?」

「我沒有做過研究,會不會跟不上?」

「我不太會察言觀色,也不太善解人意,可以進入心理系嗎?」

若想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心理系,接下來我將和你分享,心理系常見的 4 個特質,你可以思考自己是否具備這些特質,或是希望自己擁有這些特質:

適合心理系特質 1:對「人」的濃厚興趣

當進入心理系時,大部分時間都在做跟人有關的研究,如果你對於人類的行為和心理狀態有著濃厚的興趣與好奇心,而且也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來研究人,你就先擁有了一項適合心理系特質。所以,必須先對人有一定的興趣,進入心理系後學習到各種課程,再思考自己所擅長,或有興趣的心理領域,來做選擇並加入研究。

適合心理系特質 2:追根究柢的精神

在心理系的研究中,追查探究事情的根本和本質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你具備追根究柢的精神,可以幫助你更深入的理解問題,從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,藉此能夠在研究中,做出一個完整的結論。所以追根究柢的精神是心理系重要特質。

適合心理系特質 3:展現「研究」的能力

如果你是對心理系有興趣的,或正準備申請心理系,你需要知道在這領域「研究」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,研究不僅能看出你是否具備獨立思考、資料分析和科學推理的一個經歷,如果在書審上展現具備研究能力的相關資料,教授會覺得你是可以靠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去解決問題,代表你有著好奇心、追求知識與挑戰自我的精神,因此具備研究能力,對面試是相當加分。

適合心理系特質 4:不排斥閱讀英文與統計

許多人認為進入心理系只學習心理學知識就能了解全貌,事實上並非如此,心理系還需閱讀英文論文,在決定研究的主題與資料蒐集,就需運用到大量論文;當做完一系列的研究後,最後得到的數據資料,就需要利用統計學的數學公式來分析、統整資料,並做出一個結論。因此對英文和數學統計須不排斥,否則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碰壁。

最後,這只是簡單歸納出四個比較重要的心理系特質,不代表沒有具備就不適合心理系。而是說,若你具備這三個心理系特質,進入心理系的適應期相對較短,且較能夠得心應手。

若我們想進入心理系,高中時可以怎麼準備?

如果心理系的學習內容是你感興趣的,你也覺得自己具備進入此科系的特質,並且對此充滿熱情與憧憬,那麼身為高中生的你,可以先做以下的準備:

能做的事舉例內容
閱讀書籍《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?》閱讀心理學相關之書籍,不僅學習心理學知識,也可以探討其內容。
參加活動心理營、向陽生活營除了檢視自己是否對心理有興趣外,也能對心理所學更加瞭解。
觀看影片杜鵑花節透過心理系學長姐的經驗分享,以及教授訪談之影片,藉此能更瞭解心理系在做什麼。
研究問題研究有興趣的問題因在書審上,展現自己具備研究能力,是重要的。所以,你可以藉由以下舉例,來培養研究能力。

不論你選擇哪種方法,都能夠讓自己更清楚是否真的對此領域感興趣,並建立起自己對於心理的基礎知識,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涯打下基礎。

結語

今天我們分享了心理系的所學,9 個領域中對應的心理學科目與學習內容;以及點出心理系中常見的特質,思考自己是否擁有;並在最後提供了在高中時,若想以心理系為目標,我們可以如何準備。

為什麼今天想跟你分享這些內容呢?其實在過往,我們發現許多同學在探索心理系時遇到了許多的問題,因此,我想幫助同學們更深入瞭解心理系的所學,也藉此讓你反思自己是否喜歡與適合心理系。畢竟是陪伴你四年的科系,若在進入後才發現自己不喜歡,那是很可惜的。

最後,想與你分享,我們在過往有邀請「台大心理系蔡嘉勳學長」,分享了他在心理系求學時的經歷與心得,如果你想從學長姐的口中,知道進入心理系後的真實面貌,那麼真的不能錯過!(點擊此連結,觀看蔡嘉勳學長的分享影片)

心理系分享內容:台大心理系 _ 學長分享

參考資料

  1. 台北市立圖書館 _ 心理相關書籍
  2. 心理學維基百科
  3. 111 學年度大專校院一覽表 – 教育部
  4. 心理學 – 大專校院一覽表- 教育部
  5. 台大心理系: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
  6.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暨心理學研究所
  7. 成大心理系
  8.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
知識數位化專家:Charlie 蘇鈺程

一位致力於用最高效方式做事的懶惰鬼。有天與數位工具相遇,因為太好用了,一頭栽進數位世界,甚至拉身邊的人一起,創造高效的數位國度。

擅長將學習體驗數位化,並搭配多年教學經驗,帶你一起探索未知、玩轉知識!

Scroll to Top